推荐一本网上的书
买来和读完The Epic of Mount Everest后,在一个很有趣的网站Mountain-Portal上发现了全书,其中的图片质量与书上的几乎相同,很难得。
译注开头几段:
荣赫鹏著:珠穆朗玛史诗(The Epic of Mount Everest)
第一章 想法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1]是世界第一高峰,高29002英尺。许多人还知道,为了攀登这一山峰,有两个英国人丧失了他们的生命;这两个人,马洛里和欧文,‘最后被看到正向峰顶有力冲刺’;这时距峰顶800英尺,所以他们肯定非常接近,也许事实上已经登上了峰顶。
这是如何成就的;诺顿是如何在没携带氧气的情况下到达了28100英尺,而他的伙伴萨莫威尔和他只差了一百英尺;欧代尔,也没有携带氧气,如何连续两次到达了27000英尺,而如果有足够的搬运工的话,他应已登上峰顶本身了;喜马拉雅搬运工们是如何运用他们的技能,把物品搬运到接近27000英尺的地方;而所有这些是如何地成就于一种困难的状况之下,即,在登山队遭受了罕见的暴风雪袭击,在21000英尺的海拔高度忍受了零下24度的严寒之后,最为了不起的是,在诺顿、萨莫威尔和马洛里返回抢救了在23000英尺的高度上被困在一座冰川的四位喜马拉雅搬运工-这用掉了他们的精力的最佳部份-之后;这就是现在要讲的故事。[2]
首先是关于这些人头脑中的想法-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想法。
当我们看到一座山丘,我们迟早要被鼓惑着去试探并登上山顶。我们不能让它永远站在那里无人攀爬。部分的理由是我们想见识山顶上的视野。但是,更为根本的是,这座山丘对我们来讲代表了一种挑战。我们一定会与之竞争,证明我们可以登上山顶-证明给我们自己看,证明给我们的邻居看。我们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显示我们的本事。登顶是个苦差事,但我们却愿意干。我们在做一件事,这件事使我们感到自豪,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
但是,当我们初次见到珠穆朗玛峰时,这却是一个不同的命题。我们连做梦都想不到要到那山顶上去。它直直地耸立在那里,插入青天,远非人所能及。对我们来说,它就是这样的。成亿的印度人世世代代仰望着喜马拉雅的那些大山,从来没敢想过要去爬哪怕是其中较小的那些,更不用说那个所有大山中的王者了。他们会耐力十足地忍受异常可怕的苦难,从酷热的印度平原衣衫单薄地行走到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冰川旁的某个朝圣之处。他们由此所遭受的全部苦难绝不少于任何一个珠穆朗玛登山者。但是,对于攀登大山,即使是想法也都从来也没有进入过他们的头脑。甚至那些终生住在山里的彪悍的居民们也是如此。他们在体能上具备登上最高峰峰顶的条件,这一点已经被事实证明,这个事实就是他们在1924年把物品搬运到差不多27000英尺的地方。能把物品搬运到那样的高度,就能空身登上29000英尺。可是,对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想法,他们就是兴趣索然。
那么,为什么来自北方大海中的岛民会来干这种事情呢?... ...
原文全书在这里。
————————————————————
注:
[1] 珠穆朗玛峰早有其名。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皇舆全览图》上此峰标作“朱母郎马阿林”。十九世纪中,英国人在印度平原上远距离测出珠峰的高度,后来以测量局长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 1790-1866)的姓氏命名珠峰。在国外,这个名称较常用。1952年中国政府规定珠峰名称的正式写法为珠穆朗玛峰。额菲尔士之于珠穆朗玛类似于福摩萨之于台湾,即使是翻译,也应以使用其固有藏语名称为恰。
[2] 此段提到的事,都是1924年冲顶的最佳结果,而事实上此书也包括此前数年的工作,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阿尔卑斯俱乐部所领导的整个攀登活动的总结。
简单地说,1924年冲顶是这样的:途中,四位喜马拉雅搬运工被困,队长诺顿上校亲自带领主力队员萨莫威尔和马洛里去搭救他们,展示了阿尔卑斯登山家们的良心和技艺,但也因此而耗费精力不少。
随后,马洛里和布鲁斯作为第一梯队准备冲顶,但是在25000英尺的五号营地无法说服搬运工协助去27000英尺处建六号营地-人们都冻透了-无功而返。布鲁斯冻掉了脚指头。
诺顿和萨莫威尔为第二梯队。马、布和诺、萨在路上擦肩而过。诺顿会做思想工作,在五号营地成功地说服了三名搬运工把一个只容二人的小帐篷和一些物品运到接近27000英尺处建立了六号营地。他和萨莫威尔从六号营地出发。他本人到达了28100英尺处,萨莫威尔到达了28000英尺处,双双体力耗尽返回。诺顿随后雪盲。
又随后,马洛里和欧文(布鲁斯已经垮了)携带氧气来到六号营地。欧代尔作为接应来到五号营地。现在,两个高营地只有此三人,其他人员都在四号营地(North Col)或以下。
天气转坏,有雪和雾。早上,马洛里和欧文冲顶,欧代尔从五号营地去六号营地“观敌料阵”,途中在云雾开散的一刻看到远方高处的山脊上有两个身影在快速行进,这是世人见到这两位英雄的最后一眼(当然,美国人在1999年刻意寻找,居然找到了马洛里冰冻了七十五年的尸体。尸体保存良好,腰系断绳,右腿折断,双手死抠地面,意在停止滑落)。欧代尔怀着悲情,孤身一人在五号营地和六号营地之间上下两次寻觅... ...
人们事后诸葛亮,说如果下述之一成立,就可能在1924年登顶了。
1。马洛里不选择欧文而选择经验比较丰富、身体适应较好的欧代尔(欧文很年轻,经验不足,出发时有点儿嗓子疼,但他体力好,还比较会修理氧气设备。欧代尔身体适应较好,而觉得氧气是个负担,不想带氧气。马洛里对欧代尔适应较好的情况当时不了解,而且已经先组好队了,他也不能把兴致极高的欧文给随意拿下来)。
2。由欧文和欧代尔组队(马洛里曾在23000英尺的高度上搭救搬运工耗力太多,二欧则没有。但是,马洛里是登山队的精神核心,如乔丹之于公牛,技术、经验均为第一,难以没有他)。
3。欧代尔当晚住六号营地,第二天自己一人上(小帐篷只容二人,不能不走,谁知道伙伴去而不返呢?所以他还是下去了,空出帐篷给可能在晚上回来的两位同伴)。
老椰子
2006年于纽约
译注开头几段:
荣赫鹏著:珠穆朗玛史诗(The Epic of Mount Everest)
第一章 想法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1]是世界第一高峰,高29002英尺。许多人还知道,为了攀登这一山峰,有两个英国人丧失了他们的生命;这两个人,马洛里和欧文,‘最后被看到正向峰顶有力冲刺’;这时距峰顶800英尺,所以他们肯定非常接近,也许事实上已经登上了峰顶。
这是如何成就的;诺顿是如何在没携带氧气的情况下到达了28100英尺,而他的伙伴萨莫威尔和他只差了一百英尺;欧代尔,也没有携带氧气,如何连续两次到达了27000英尺,而如果有足够的搬运工的话,他应已登上峰顶本身了;喜马拉雅搬运工们是如何运用他们的技能,把物品搬运到接近27000英尺的地方;而所有这些是如何地成就于一种困难的状况之下,即,在登山队遭受了罕见的暴风雪袭击,在21000英尺的海拔高度忍受了零下24度的严寒之后,最为了不起的是,在诺顿、萨莫威尔和马洛里返回抢救了在23000英尺的高度上被困在一座冰川的四位喜马拉雅搬运工-这用掉了他们的精力的最佳部份-之后;这就是现在要讲的故事。[2]
首先是关于这些人头脑中的想法-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想法。
当我们看到一座山丘,我们迟早要被鼓惑着去试探并登上山顶。我们不能让它永远站在那里无人攀爬。部分的理由是我们想见识山顶上的视野。但是,更为根本的是,这座山丘对我们来讲代表了一种挑战。我们一定会与之竞争,证明我们可以登上山顶-证明给我们自己看,证明给我们的邻居看。我们喜欢表现自己-喜欢显示我们的本事。登顶是个苦差事,但我们却愿意干。我们在做一件事,这件事使我们感到自豪,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满足。
但是,当我们初次见到珠穆朗玛峰时,这却是一个不同的命题。我们连做梦都想不到要到那山顶上去。它直直地耸立在那里,插入青天,远非人所能及。对我们来说,它就是这样的。成亿的印度人世世代代仰望着喜马拉雅的那些大山,从来没敢想过要去爬哪怕是其中较小的那些,更不用说那个所有大山中的王者了。他们会耐力十足地忍受异常可怕的苦难,从酷热的印度平原衣衫单薄地行走到喜马拉雅山的一个冰川旁的某个朝圣之处。他们由此所遭受的全部苦难绝不少于任何一个珠穆朗玛登山者。但是,对于攀登大山,即使是想法也都从来也没有进入过他们的头脑。甚至那些终生住在山里的彪悍的居民们也是如此。他们在体能上具备登上最高峰峰顶的条件,这一点已经被事实证明,这个事实就是他们在1924年把物品搬运到差不多27000英尺的地方。能把物品搬运到那样的高度,就能空身登上29000英尺。可是,对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想法,他们就是兴趣索然。
那么,为什么来自北方大海中的岛民会来干这种事情呢?... ...
原文全书在这里。
————————————————————
注:
[1] 珠穆朗玛峰早有其名。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皇舆全览图》上此峰标作“朱母郎马阿林”。十九世纪中,英国人在印度平原上远距离测出珠峰的高度,后来以测量局长额菲尔士(George Everest, 1790-1866)的姓氏命名珠峰。在国外,这个名称较常用。1952年中国政府规定珠峰名称的正式写法为珠穆朗玛峰。额菲尔士之于珠穆朗玛类似于福摩萨之于台湾,即使是翻译,也应以使用其固有藏语名称为恰。
[2] 此段提到的事,都是1924年冲顶的最佳结果,而事实上此书也包括此前数年的工作,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阿尔卑斯俱乐部所领导的整个攀登活动的总结。
简单地说,1924年冲顶是这样的:途中,四位喜马拉雅搬运工被困,队长诺顿上校亲自带领主力队员萨莫威尔和马洛里去搭救他们,展示了阿尔卑斯登山家们的良心和技艺,但也因此而耗费精力不少。
随后,马洛里和布鲁斯作为第一梯队准备冲顶,但是在25000英尺的五号营地无法说服搬运工协助去27000英尺处建六号营地-人们都冻透了-无功而返。布鲁斯冻掉了脚指头。
诺顿和萨莫威尔为第二梯队。马、布和诺、萨在路上擦肩而过。诺顿会做思想工作,在五号营地成功地说服了三名搬运工把一个只容二人的小帐篷和一些物品运到接近27000英尺处建立了六号营地。他和萨莫威尔从六号营地出发。他本人到达了28100英尺处,萨莫威尔到达了28000英尺处,双双体力耗尽返回。诺顿随后雪盲。
又随后,马洛里和欧文(布鲁斯已经垮了)携带氧气来到六号营地。欧代尔作为接应来到五号营地。现在,两个高营地只有此三人,其他人员都在四号营地(North Col)或以下。
天气转坏,有雪和雾。早上,马洛里和欧文冲顶,欧代尔从五号营地去六号营地“观敌料阵”,途中在云雾开散的一刻看到远方高处的山脊上有两个身影在快速行进,这是世人见到这两位英雄的最后一眼(当然,美国人在1999年刻意寻找,居然找到了马洛里冰冻了七十五年的尸体。尸体保存良好,腰系断绳,右腿折断,双手死抠地面,意在停止滑落)。欧代尔怀着悲情,孤身一人在五号营地和六号营地之间上下两次寻觅... ...
人们事后诸葛亮,说如果下述之一成立,就可能在1924年登顶了。
1。马洛里不选择欧文而选择经验比较丰富、身体适应较好的欧代尔(欧文很年轻,经验不足,出发时有点儿嗓子疼,但他体力好,还比较会修理氧气设备。欧代尔身体适应较好,而觉得氧气是个负担,不想带氧气。马洛里对欧代尔适应较好的情况当时不了解,而且已经先组好队了,他也不能把兴致极高的欧文给随意拿下来)。
2。由欧文和欧代尔组队(马洛里曾在23000英尺的高度上搭救搬运工耗力太多,二欧则没有。但是,马洛里是登山队的精神核心,如乔丹之于公牛,技术、经验均为第一,难以没有他)。
3。欧代尔当晚住六号营地,第二天自己一人上(小帐篷只容二人,不能不走,谁知道伙伴去而不返呢?所以他还是下去了,空出帐篷给可能在晚上回来的两位同伴)。
老椰子
2006年于纽约
2 Comments:
At 1:42 下午, 二月 22, 2008, 匿名 said…
老椰子好!
谢谢介绍,看到后马上到amazon给小虎买了本英文的。我就凑合看网上这个中文的吧。
At 8:15 下午, 二月 22, 2008, 老椰子 said…
日尧好!
真高兴。
这里的人物,专业上的天才、队伍的灵魂、有傲气但通情达理的马洛里,健壮、巧手的有志青年欧文,组织能力强、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诺顿,集爱心、耐心、责任心于一身的萨莫威尔,等等,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人性的优点和弱点,都在看似平直的叙述中道出。英雄主义,吃苦耐劳、互助友爱的精神,正确处理团队合作关系的原则和方法,贯穿全书。
虎子读了肯定受益。我真希望更多的中国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能读这本书。
发表评论
<< Home